下面由小编来告诉大家关于在四川古建筑的夜景照明,一定要根据建筑不同的结构分别设计,避免“大灯漫照”,从而掩盖古建筑结构的美感。所以,在设计和欣赏灯光的时候,也要对古建筑的结构有一定的了解,做到有的放矢。中国单体古建筑可分为三部分:屋顶 、屋身和台基。针对古建筑的每个部位逐一分析应当采用的照明设计手法及需要注意的问题。
01 屋顶照明
中国古建筑屋顶一般由屋面瓦、屋脊、吻兽、檐头附件、翼角等结构组成,人们观赏的重点一般在前三项。
需要注意的是屋瓦表面材料的光滑程度:当建筑物外墙材料表面极光滑或较光滑时,则绝大部分光线被反射到空间,导入视野的部分很少,当建筑物外墙材料表面较粗时,反射光更富于漫反射性质,导入视角的部分较多。所以材料表面不同的粗糙度要达到同一亮度标准时,所要求的照度是不同的。传统建筑瓦作从形制上可分为“片瓦”和“筒瓦”;从材质上一般分为“灰色布瓦”和“琉璃瓦”;从颜色上前者以灰黑为主,后者色彩丰富。而中国南方明清时期的徽派建筑基本为灰黑色的板瓦和筒瓦。
德胜门城楼夜景
同时还应引起重视的是,一是大量灯具对屋瓦白天观赏效果的影响,二是照亮灰黑色瓦作需要足够的光照度。常见的处理措施是,一是使照明效果结构化,即照亮建筑特定结构部位;二是使灯具造型结构化,即把灯具形状融入到建筑造型中。
02 屋身照明——上照与下照
屋身涵盖椽、梁、枋、柱、斗拱、雀替、窗格等。斗拱白天常处于檐下阴影处,而其玲珑细巧的多层次结构却是**体现中国古建筑匠心之处。
此外,墙身照明一般有下照和上照两种方式,需考虑灯具有无合适安装位置、墙身的材质和装饰特征、眩光控制手段等方面问题。下照方式优点在于既照亮墙面,又能为地面提供功能照明,但缺点在于光可能透过窗户进入室内。而上照方式优点在于照亮墙面时,对屋檐口也有照明,缺点是会对道路上的行人视线造成干扰,成为“光污染”的污染源。
03 台基照明
台基又称为“基座”是高出地面的建筑物的底座,用以承托建筑,并有防潮、防腐的作用。台基可按高度分为四类,**种普通台基,约高一尺,常用于小式建筑;第二种台基由须弥座、金刚座组成,台上建有汉白玉栏杆,常用于宫殿和**寺院中的主要殿堂建筑;在宫殿王府中,又有一种高大的“复合台基”,由几个须弥座或勾栏台基、普通台基相叠而成,从而使建筑物显得更为宏伟高大,用于**等级的建筑。
以上关于四川夜景照明分享就到这里,不知道各位对小编的解答满不满意呢?如果有需要补充或者想了解的地方,欢迎给小编留言哦。